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黄远河
“一年来,乡村台账资料比去年减少65%以上,发文同期减少8.5%。”日前,沅陵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乡镇调研时,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这是该县落实关于应减少对基层不必要的检查和督查的代表建议,通过取消月考核制度,取消乡镇台账资料,精简会议文件,优化考核指标等措施,让代表建议“金点子”转化成基层治理新效能的生动
实践。
今年来,沅陵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建议提质增效”活动为抓手,全链条做实代表建议工作,实现建议答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均为100%。
为从源头上提高代表建议质量,沅陵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代表学习培训,组织代表开展调研、实地考察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组织代表进“站”履职,解决代表建议不会写、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从格式、内容等方面严格把关,让代表建议更规范、更有质量。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时对代表建议办理进行集中分析研判。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能对口、行业对口、工作对应”的原则,确定建议主办、协办单位,提前进行预交办,并及时征求单位意见,进行科学调整;对需要多个部门办理的,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责任,确保办理任务与承办部门职责相符。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明确办理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强化政策保障。
县人大常委会明确县人民政府各分管副县长作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的重点处理建议,必须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办理。明确各承办单位在接受办理任务后,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亲自抓,业务股室具体办”的办理工作三级责任制,形成有分工、有合力、有责任的办理工作格局。同时,坚持部门协同办,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促进信息共享、政策连贯。比如,在办理关于加强防治福寿螺入侵的建议时,县财政下拨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福寿螺防控治理,县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开展追踪调查和走访,精准定位全县多个福寿螺入侵地点,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查,指导各乡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县直部门职责权限,形成了长效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有效落实了代表建议。同时,县人民政府承办部门对办理有难度的建议列为B类件,创造条件尽力解决;对确因法律、法规或者政策规定限制、客观条件不成熟,暂时不能办理的建议,及时向代表解释说明,取得理解和支持。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筛选9件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由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建立督办工作机制,采取电话催办、上门督办等形式,加强了对建议承办单位的督查指导。针对代表反映部分承办单位和代表沟通不到位、承诺不落实、代表不满意等问题,要求相关承办单位重新办理、重新答复。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人大工作评议和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督查内容,推动承办单位落实办理责任。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建立代表建议办理B类件台账,适时开展“回头看”,将办理进度再次答复代表。截至目前,2023年的36件B类件已有10件转为A类件,得到了落实。
县人大常委会把群众满不满意、代表认不认可作为评判代表建议办得好不好的标准,要求各承办单位开门办理,紧扣“三个环节”,强化“三次沟通”,即办理前,主动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缘由,找准问题的症结,做到快捷办理、不走弯路;办理中,征求代表意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办理质量;办理后,将办理结果及时向代表反馈,并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同时,要求各承办单位把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向代表通报,办理回复要经代表签字认可,对代表提出异议或不满意的建议,要明确整改落实期限,办到满意为止。通过系列举措,切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从“纸上”落到“地上”。
责编:周玉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